2015年7月10日星期五

泉台貨運直航省時更省費



2002年11月18日,滿載閩台市場組織的小三通800多噸石材等貨物的物流公司“成功17號”貨輪,從南安石井港區順利直航金門,這是泉州台灣兩地相隔50多年來首次實現貨運直航,開啟了泉台關系發展的新歷史。此後泉台貿易往來不斷升溫,大陸貨運對台直航點從石井港區延伸到後渚港區、石湖港區、圍頭港區、肖厝港區、深滬港區,貨物種類也由此前單一的石材,到現在涵蓋了農水產品、食品、紡織材料、石化品等。特別是台灣紡織材料等原料,通過泉台直航的“黃金水道”源源不斷小三通貨運輸送到泉州,為泉企的有序生產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兩岸形成更加緊密的產業協作關系。□本報劉倩通員葉華麗

台灣紡織材料登陸90分鐘後即可驗貨

2008年4月18日,台灣力氏國際股份“通順”輪滿載著斯蘭集團、三福集團等晉江企業的原材料,從台灣嘉義縣布袋港經金門直達晉江,靠泊金井圍頭港區。這一直航標志著“台灣—金門—圍頭”貨運航線正式開通。

作為天然良港,圍頭港區距金門島僅5。6海裡,是大陸沿海距金門最便捷的海上通道。20世紀80年代,圍頭港區開放對台小額貿易試點,成為最早實現閩台民間往來的港口。晴天麗日下,站在晉江圍頭眺望彼岸,金門島便清晰地出現在眼前。

泉州海關駐圍頭港查驗科關員還記得,“通順”輪是在當日早上7點從金門出發的,只用了一個半小時就順利到達圍頭港區。隨船到港的還有裝滿26個集裝箱的熱塑丁苯橡膠,這些鞋材是趕著在當日開幕的中國晉江國際鞋業博覽會上展出的參展品。

這一次直航意義重大,為閩台兩地今後實現貨運直航常態化打下了基礎。圍頭港逐漸開始承擔起泉州對台貨運的重擔,貿易重心也越來越突出,成為泉州及周邊企業進口台灣紡織原材料的主要通道。

參與首次直航的晉江三福紡織高管林努力表示,原材料主要來自於台灣的台中、基隆兩個地方,以前通過香港轉運很不方便,一趟就要10兩岸貨運天時間,如果經金門直接過來,到貨物報出只需要兩天左右。2008年至今,7年來,三福集團所需的台灣紡織原材料均從圍頭港區登陸,節約了大量時間成本。

“家門口”報關卸貨每年省下運費百萬元

新航線為福建沿海的企業節省大量時間成本與運輸成本。對此,感受最深的莫過於三福集團。

這家年銷售額達7億元的本土紡織企業,90%的尼龍絲都來自於台塑集團旗下的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每年經圍頭港區進口的尼龍絲在4萬噸左右。作為匹克、安踏等知名運動品牌的面料供應商,三福集團必須首先保證自己的生產原材料有著過硬、穩定的質量,“十幾年來,我們都是向台灣化學纖維股份采購尼龍絲,能有一條便捷的水道、一個高效的通關環境當然是企業的福音。”三福報關員梁志坦稱。

據梁志坦介紹,圍頭港區對台直航開通前,該貨物大多走廈門港,但往往需要等湊足貨櫃才能發船,時間上大概會滯後兩三天。不久前,該一批重69120千克的尼龍絲搭乘“騏龍”號從台中出發,歷時兩天多即到達圍頭港區,“如果貨物要得急,可以提前向海關預約加班。有時船還沒到,查驗工作人員已經就位了,船邊就能進行驗貨。”

從區位上看,圍頭港區交通疏運方便,陸運經省道308線、沿海大通道連接市內交通網,經快速通道連接福廈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可把貨源腹地延伸到省內大多數地區。對泉州企業而言,四通八達的交通以及就近港口登陸兩岸物流,有著明顯運輸上的優勢。據梁志坦介紹,貨物到達圍頭港區再運至所在的龍湖鎮,相比從廈門運回工廠,每噸運輸費用可省30-40美元,每年可省100萬美元左右。

從泉州海關駐圍頭港查驗科了解到,截至目前,該港區已形成每周兩個對台貨運直航固定航次,區內備案企業超過10家,以本地紡織企業為主,對台灣紡織原材料尤其是尼龍絲的需求源源不斷,每年進口量趨於穩定。



博主好站推薦:氬焊機,陽極處理,電鍍,硬陽處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